最新消息——法定婚龄暂不作修改

文章分类:两性故事  发布时间:2019-10-24  阅读: 1323

已经过了法定结婚年龄


为什么还没有人通知我结婚?


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稿对法定婚龄暂不作修改:男不得早于22周岁,女不得早于20周岁。


最近大家对于是否下调法定年龄展开了讨论,谈论时纷纷表示,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巨大,如果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,改动法定结婚年龄,意义不大。归纳采访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——



并不是到了年龄就有婚结


在学校,父母要求不能早恋。一出学校就催着找对象,恨不得让你马上成家。


但是对象不是想有就有的。没有人等着你20或者22就来找你登记结婚了。


不管法定结婚年龄怎么调也不能解决本身的没有结婚对象的问题。也不能强行让人一到年龄就必须结婚,所以法定结婚年龄往下调意义不大。



生活压力大,结婚成本高


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了,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年轻人被压得喘不过气。


房子必须自己买,工作靠自己的造化,是否有养老金和医疗险全看公司的好坏和老板的人品,单位好就有工作,单位不好就失业,10个人的活压缩到5个人干,正常休息也无法保证。这些现象目前社会比比皆是。


如果想要较高的生活水平,这就需要更多的个人财富,可是目前社会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普遍不高,大家有目共睹。想结婚,想组织家庭,一套房子就要透支两代人的财富,普通民众的收入和支出严重不成正比,导致了人们对生活安全感的缺失、幸福感的降低,为了维持生活和工作这些最基本的要素而劳苦奔波,这就是压力的来源。结婚这件事变得能拖则拖。


这些也并不是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就能解决的。



心智成熟晚,离婚率上升


18岁刚成年几乎还是孩子,20岁开头也还正在上大学。极少有人会在大学里结婚,自己的心智各方面都还不成熟,怎么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呢?


心智的成熟伴随着更多的生活经历,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时,愿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怨上,这是需要时间锤炼的。


20岁左右的年轻人,婚前对婚姻期望过高。部分夫妻婚前相处时间短,互相了解不全面,婚后性格差异渐渐显现,最终导致矛盾不可调和。



解决后顾之忧才是“良方”


降低年轻人生活成本和生育成本,提高他们的结婚意愿。将家庭成员承担的育儿、养老等长期性、常规性家庭服务作为社会成本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范畴。


以及大家普遍关心的就业和医疗问题,只有把这些基本的生活要素问题解决了,大家才有心情去谈情说爱。结婚率自然也就上升了。


这些都是适婚年龄的年轻人们在接受采访时吐露的心声。基本上大家均认为单纯改动法定结婚年龄,意义不大。

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推荐会员

  • 未婚 设计师 1~2万 联系Ta

    模式丨倾城彡

    38岁 176cm 成都双流区
  • 未婚 其他 5~8千 联系Ta

    嘘鱼徐

    28岁 172cm 成都双流区
  • 离婚 客服人员 3~4千 联系Ta

    铿锵玫瑰

    37岁 160cm 成都
  • 未婚 军人 8千~1万 联系Ta

    译民、

    32岁 180cm 成都温江区
  • 未婚 技术人员 1~2万 联系Ta

    星星之火⭐️

    30岁 165cm 成都金牛区
  • 离婚 教师 5~8千 联系Ta

    明明白白

    47岁 158cm 成都双流区
  • 其他 5~8千 联系Ta

    F.

    27岁 171cm 成都双流区
  • 离婚 警察 5~8千 联系Ta

    皮蛋瘦肉周

    37岁 174cm 成都青羊区
  • 微信扫码,进入微信版
  • 手机扫码,进入手机版
  • 返回
    顶部
  •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

    关注成功后可获得帐号消息通知等全功能体验

    先不关注,我先看看再说